四碘化锡
四碘化锡,又名碘化锡,分子式:SnI4,化学物质,橙黄色或微红色结晶。不溶于冷水,溶于乙醇、苯、氯仿、乙醚、四氯化碳等。主要用作试剂。
中文名 | 碘化锡 |
英文名 | Tin (IV) iodide |
别名 | 四碘化锡 四碘化锡(IV) |
英文别名 | Tin(IV)iodide tin tetraiodide Tiniodideorangextl Stannic iodide Tin iv iodide $l2-stannane tetraiodide |
CAS | 7790-47-8 |
EINECS | 232-208-4 |
化学式 | H2I4Sn |
分子量 | 628.346 |
inchi | InChI=1/4HI.Sn.2H/h4*1H;;;/p-4/r4HI.H2Sn/h4*1H;1H2/p-4 |
熔点 | 144-365℃ |
产品用途 | 用作分析试剂,也用于有机合成 |
物性数据
1、性状:橙黄色或微红色结晶。
2、熔点(℃):144.5。
3、沸点(℃):364。
4、相对密度(水=1):4.47(0℃)。
5、辛醇/水分配系数:0.49。
6、溶解性:不溶于冷水,溶于乙醇、苯、氯仿、乙醚、四氯化碳等。
计算化学数据
1、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(XlogP):无
2、氢键供体数量:0
3、氢键受体数量:0
4、可旋转化学键数量:0
5、互变异构体数量:无
6、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:0
7、重原子数量:5
8、表面电荷:0
9、复杂度:19.1
10、同位素原子数量:0
11、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
12、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
13、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
14、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
15、共价键单元数量:1
性质与稳定性
1、稳定性:稳定。
2、禁配物:强氧化剂、强碱、水蒸气。
3、避免接触的条件:潮湿空气。
4、聚合危害:不聚合。
合成方法
1、将12g锡粒、40g碘,75mL四氯化碳加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,烧瓶上装上回流冷凝管。缓慢加热烧瓶,待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,反应仍可继续进行。当溶液停止沸腾时,再加热烧瓶,直至碘全部消失,反应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橙红色,烧瓶中的蒸气和回流冷凝管滴下的液体都不再有碘的颜色为止。取下冷凝管,趁热迅速进行热过滤以除去未反应的锡。用10mL四氯化碳洗涤漏斗上的残留物。合并滤液和洗液,用冰水浴冷却,将析出的结晶过滤分离。滤下的母液蒸发浓缩后冷却,再回收结晶,合计产量44g,产率90%。产品可用四氯化碳进行重结晶。
2、将6.4g三碘化硼(16.3mmol)和1.8g氧化锡(11.9mmol)在封闭的真空管中共热,温度280~300℃,时间12h。在20℃,1.333Pa条件下减压除去过量的三碘化硼。在200~220℃,1.333Pa条件下升华,得到橙色碘化锡结晶7.49g,产率78.5%。
贮存方法
储存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包装必须完整密封,防止吸潮。应与氧化剂、碱类等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